ホーム > 資料室 > 日蓮聖人御遺文 > 注法華経 > 第七巻(裏面)

資料室

注法華経 2000年01月 発行

第七巻(裏面)

第七巻(裏面)

{7-140} 涅槃論云。四諦教乃至般若ハラ蜜・法華<四諦教乃至般若波羅蜜・法華>。亦名煩悩所・<亦名煩悩所汚>。今者涅槃理。無流動。無得失。無起滅。是故不為所染<是故不為所汚>。
{7-141} 玄一云。世人伝。天親・龍樹各作涅槃論。未来此土。准例可知。
{7-142} 涅槃疏一云。婆薮七分。
{7-143} 暹云。婆薮者此云天親。作涅槃論分為七門<作涅槃論一巻分為七門>。地論師依亦用<地論師依之承用>。[文]』
{7-144} 宝師亦同。
{7-145} 満云。婆薮者。亦云槃豆此云天親<亦云槃逗此云天親>。造涅槃論分為七分也。
{7-146} 浄名玄一云。有人云<有人言>。大涅槃論。龍樹・天親各造未度。○懸准可知。』
{7-147} 四教十二云。涅槃論別申涅槃経四教五味。論度此不尽<論度此土不尽>。』
{7-148} 浄名疏云。天親・龍樹各作涅槃論。不来尽土。[文]
{7-149} 教時義云。涅槃不生不滅理。煩悩不所染。法華従泥開仏性蓮華。義会名所煩悩染。
{7-150} 亦云。三船。一船已海度。一船海浮。一船今欲海度。既海度者。法華已前円也。海浮是法華内六万九千三百八十四字.今欲度海者是涅槃経也。浮生死海。故為煩悩所染。
{7-151} 又云。約人。法華不断煩悩人。至涅槃得益。故法華煩悩所染。
{7-152} 止十云。妙勝定経云<妙勝定云>。仏去世後一百年。十万人出家九万人得道。二百年時。十万人出家一万人得道等云云。
{7-153} 弘十云。妙勝定経等者。彼経仏告阿難。吾却後二月。於・尸城滅度之後<於拘尸城滅度之後>。八十年中多有衆生。端坐樹下観除入捨。十億衆生九億得四果。二百年時。百億衆生十億得四果。三百年後五百年前。我諸弟子漸著悪法。心懐嫉妬邪命自活。五百億人作沙門。一億人得沙門果。五百年後我諸弟子。身著俗服畜養猫狸驢馬。積聚穀米。自作自・畜養奴婢。当知爾時。十万億人出家。万人得沙門果。八百年後千年之前。億々人出家作沙門。百人得四沙門果。今初挙百即八十年也。惣挙大数。故云百年。故知去仏世遠人根転鈍得道弥少。
{7-154} 涅槃経八云。雪山有草名曰肥膩。牛若食者。即成醍醐。仏性亦爾。善男子。衆生薄福不見是草。仏性亦爾。煩悩覆故衆生不見。譬如大海雖同一鹹。其中亦有上妙之水味同於乳。喩如雪山。雖復成就種々功徳。多生諸薬亦有毒草。諸衆生身亦復如是。雖有四大毒蛇之種。其中亦有妙薬大王。所謂仏性。非是作法。
{7-155} 止五。魏々堂々如星中月<巍々堂々如星中月>。遍十宝山影臨四海<照十宝山影臨四海>。果亦如是。無上無上。功高十地級引四機<功高十地汲引四機>。
{7-156} 弘五云。照十宝山等者。華厳二十一。仏子。菩薩十地因於仏智而有差別。如因大地有十宝山。謂雪・香・軻梨羅・山聖<仙聖>・由乾陀・斫迦羅・宿恵・并及須弥山。一々皆云王。雪集一切薬。香集一切香。訶梨羅集花。仙聖集五通。由乾陀薬叉。馬耳集妙菓。尼民陀集龍。斫迦羅自在。宿恵集修羅。須弥集諸天。
{7-157} 永観十因云。依之十方恒沙諸仏。出広長舌各垂勧進。是表実語。可取仰信。彼鷲峰妙法。多宝一仏証明。又王城金典。四方四仏倶説。凡厥処々集会道場。不如今説舌相証誠之盛矣。設使彼伏怨世界疑惑者<設雖彼伏怨世界疑惑者>。豈不信受哉。是故雙林決断之莚<是故雙林決断之筵>。於浄土一門更無疑決矣。
{7-158} 阿含経云。有三因縁有海水鹹苦<有三因縁海水鹹苦>。一成劫之時<一成劫時>。至光音天遍降大雨。洗濯天宮及天下。其中諸処所有穢悪鹹苦。諸不浄物。流入大海合為一味。故海水鹹。二者。昔有大仙人禁呪海水。長使鹹苦人不得飲。是故鹹苦。三者。彼大海中有諸大身衆生。所吐大小便利。聚以鹹苦。
{7-159Ⅰ} 瑜伽論。依二因縁大海鹹水<有二因縁大海水鹹>。一者。生彼衆生福増上故<生彼衆生一分福増上故>。二者。陸地衆生一分非福増上故。謂非人所渡故。生彼微細衆生被採害<生彼微細衆生不被損害>。
{7-159Ⅱ} 又大海中。有種々珍宝。由水鹹故。陸地衆生一分難得。有如是等因円海水鹹苦。』
{7-160Ⅰ} 正妙二本。同説妙音身量云。四万二千由旬。
{7-160Ⅱ} 仏長。妙経云。六百八十万由旬。    正経云。八万四千由旬<八万四千踰旬>。
{7-161} 華厳経云。大海有四熾然光明大宝。其性極熱。常能飲縮百川所流無量大水<常能飲縮百川所注無量大水>。是故大海無有増減。何等為四。一名日蔵。二名離潤。三名火焔光<三名大火焔>。四名尽無余。若大海中無此四宝。従四天下乃至有頂。其中所有悉被漂没。此日蔵大宝光明。照触海水悉変為乳。離潤大宝光明。照触其乳悉為酪<照触其乳悉変為酪>。火焔光大宝光明。照触其酪悉変為蘇。尽無余大宝光明。照触其蘇変成醍醐<照触其蘇悉変成醍醐>。如大熾然悉尽無余<如火熾然悉尽無余>。
{7-162} 心地観経云。大海有抱馬口<大海有牝象口>。[或処名大馬口<或処名大牝馬口>]。海水悉流入滅尽無余<海悉流入滅尽無余>。由此因縁<由此二因縁>。万水雖入大海而無増減<万川雖入大海而無増減>。
{7-163} 籤六云。言七子者。大経十八釈月愛中云。譬如有人而有七子。是七子中一子遇病。父母之心非不平等。然於病子心則偏重。』
{7-164} 涅槃経二十。譬如一人而有七子。是七子中一子遇病。父母之心非不平等。然於病子心則偏多。
{7-165} 籤六云。章安云。或以七方便根性為七子。謂人・天・二乗・三教菩薩。是七子中有起過者。心則偏重。
{7-166} 輔云。末法至冥利者。謂至末法時。顕益雖無冥利則有也。[文]
{7-167} 金剛経疏云。後五百才云<後五百歳者>。従六百至千<従六百至一千>。亦云最後五百。[文]
{7-168} 玄六云。亦云。如有七子然於病者心則偏重。如来亦爾。於諸衆生非不平等。然於罪者心則偏重。 [安楽行品文也]
{7-169} 東云。問云<問>。現見読経人憂悩疾病<現身読経人憂悩疾病>。云何言常無憂悩耶。答。有四意。一衆生有二種業。一定業。二不定業。不定可転定不可転。二云。転重為軽故。読経人横羅殃咎。三不能如説行。四衆生無量罪漸得微薄。○今有不転者。受持心薄耳。○若准薬王品云此経閻浮代人病之良薬者<若准薬王品此経閻浮代人病之良薬者>。如来能破衆生三種病也。一凡夫。謂六道。二声聞。謂両教二乗。三菩薩。即三教<即三教菩薩>。即破九界権病故。云正直捨方便。但説無上道。
{7-170} 又云。言少病少悩者。凡有三病<凡有三句>。一者無病無悩。二者多病多悩。三者少病少悩。○衆生未得免疾。○衆生若都不受一乗之化。可言病悩多耳。
{7-171} 記六云。言牛頭者。華厳云。出離苦山。若用塗身火不能焼。[文]
{7-172} 涅槃経二十二云。譬如世間有善呪術。若有一聞却後七年。不為一切毒薬所中。蛇不能螫。若有誦者乃至命尽無有衆悪。善男子。是大涅槃経亦復如是。若有衆生一経耳者。却後七劫不堕悪道。若有書写・読誦・解説・思惟其義。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{7-173} 止八云。何罪不滅。何業不転。陳鍼開善云云。[文]
{7-174} 弘八云。陳箴年在知命<陳鍼年在知命>。初得相師張果占之。死在晦朔。後時。大師令行方等懺。見天堂上有牌。云陳箴之堂至年六十五<云陳鍼之堂至年六十五>。此乃一行方等増十五年寿。後遇此師此師<後再遇張果張果>。問云。作何福力。此非一両百万銭福。計君必六如此等銭。為何方便。答云。有小行法不向君説。故知。応死之業。行能転之。
{7-175} 八十華厳経。賢首品第十五云。摩醯修羅智自在。大海龍王降雨寺。悉能分別数其滴。於一念中皆弁了。無量億劫勤修学。得是無上菩提智。云何不於一念中。普知一切衆生。
{7-176} 首楞厳経云。如来発明世・出世法。知其本因随所縁出。如是乃至恒沙界外。一滴之雨亦知頭数。現前種々松直棘曲鵠白烏玄。皆元由。
{7-177} 僧伽・経云。有五河在虚空中<有五大河在虚空中>。各有一千小河<一河各有一千小河>。為眷属。是五大河利益閻浮提。時降雨増長花菓。
{7-178} 八十華厳五十二。如来出現品。此閻浮提有二千五百河。流入大海。西・耶尼有五千河<西拘耶尼有五千河>。流入大海。東弗婆提有七千五百河。流入大海。北欝単越有一万河。流入大海。仏子。此四天下如是二万五千河。相続不絶流入大海。○其娑竭龍王宮殿中水。涌出入海復倍於前。其所出水紺流璃色<其所出水紺瑠璃色>。涌出有時。是故大海潮不失時。
{7-179} 宝積経三十七云。仮使有人。取恒河沙等世界所有一切草木。悉燃為墨。擲置他方恒河沙等世界大海。於百千歳就以磨之。尽為墨汁。仏従大海中。取一々墨滴分別。了知其世界如是草木<了知是其世界如是草木>。其根・其茎・其枝・其花菓葉等<其根・其茎・其枝・其條・其花果葉等>。[文]。又如有人。持一毛端霑水一滴。来至仏所而作是言。敢以滴水持用相寄。若須者<後若須者>。当還賜我。爾時如来。取其滴水置兢伽河中<取其滴水置・伽河中>。而為彼河流浪廻・之床六万九千三百八十四字旋転。和合引注至于大海。是人満百年已而白仏言。先寄滴水今請還我。爾時仏以一分毛端。就大火内露本水滴<就大火内霑本水滴>。用還是人。[文]
{7-180} 瑜伽論十三云。復有三界。謂欲界・色界・無色界。又有三界。小千世界・中千世界・三千世界<謂小千世界・中千世界・三千大千世界>。
{7-181} 涅槃経八。如来性品。[四十本]。譬如衆流皆帰乎海<譬如衆流皆帰于海>。一切契経・諸定三昧皆帰大乗大涅槃経。何以故。究竟善説有仏性故。
{7-182} 宝積経第五云。如有宝珠名種々色。在大海中。須云無量衆多・流入大海<須云無量衆多・流入於大海>。以珠火力。令水銷滅而不盈溢。
{7-183Ⅰ} 倶舎云。於中大州相<於中大洲相>。南瞻部如車。三辺各二千。南辺有三半。
{7-183Ⅱ} 南州地北広南狭<南洲地北広南狭>。○三辺量等。各二千由旬。南辺三由旬半也<南辺三百由旬半也>。』
{7-184} 正法念経云。六万山遶須弥。[文]』
{7-185Ⅰ} 文句十云。川流江河諸水之中。海為第一者。無量義云四水譬教。薬草喩中一雲能雨譬説。今更諸水惣一切教。別挙四者。譬乳・酪・生・熟四味教也。此法華教譬醍醐海也。説窮本地為深。遍一切処為大。純明仏法不説余法為鹹。最為深大其義如是。
{7-185Ⅱ} 十宝山出華厳及衆経云云。土・黒・鉄圍故非是宝。従山雖宝。或一・或二・神龍雑居。須弥四宝所成。純転所住。譬余教説能依十地・四十心。或凡或賢或聖。説所依或俗或真或中。是為卑下。此法華経所説諦理常楽我浄。如四宝所成。開示悟入者之所依。是故此義最為高上。
{7-185Ⅲ} 星月同是影精。倶共於夜現。星無欠盈。不及於月。諸経説権智不得自在。此経明権即実・実即権。盈欠相指。不二而二。如此説権智勝余教也。
{7-185Ⅳ} 日是陽精。独能破闇。諸経明実智破惑。尚不及即実而権。那得竝即権而実。故知。此経明実智最為第一。』
{7-186} 涅槃経八云。善男子。如日月光諸明中最一切諸明所不能及。大涅槃光亦復如是。於諸契経三昧光明最為殊勝。諸経三昧所有光明所不能及。』
{7-187} 記十云。諸経説権智等者。権不即実致令教法皆非自在。諸機不融。故教主則爾<故教主別爾>。諸経明実智等者。並是権外之実。故破疑不遍。尚不及此経説施権意。已破諸疑。故云即実而権。況復今経本為顕実。有疑皆断。故云即権而実。所以権実之語非独今経。相即之言出自於此。不収於小。是故異也。
{7-188} 秀句上云。天台智者。造善巧釈為体内権。其体内権。対体外実固為真実。
{7-189} 秀句下云。明知。他宗所依経無有大海徳。唯有法華宗大海深大徳。[第一喩竟]。
{7-190} 又云。明知。此法華経者<此法華者>。在乳味華厳・酪味阿含・生蘇方等<生酥方等>・熟蘇般若<熟酥般若>・四味教之頂。当知。他宗所依経無有須弥徳。唯有法華宗須弥最高徳[第二喩竟]。
{7-191} 当知。兼但対帯随他意経。未曾最照<未有最照>。他宗所依経。但有照明<但有照明徳>。無有最照徳<無有最明徳>。天台法華宗。有最明徳<有最照明徳>。照無余果已之死人<照無余果已死人>。不滅仏種成仏故[第三喩竟]。
{7-192} 当知。他宗所依経。破闇之義未円満故。日照高山未照幽谷。雖照幽谷未照平地。天台法華宗。已照平地。時山谷倶照<山谷倶照>。故能破不善闇。深有以也。
{7-193} 当知。未顕真実四十余年所説衆経等。如彼諸王。他宗所依経。之王等<諸経之王等>。有一両句文。当分為王。故不名転輪王。已顕真実日所説法華<已顕真実日所説法華経。如此転輪王>。
{7-194} 慈恩語云。有而去之言不去座。如無量義経・報恩経。彼経毎巻終有而去。或半巻亦有而去。有而去之言去座。如普賢経等也。有歓喜之言不去座。如三周・寿量四節。有歓喜之言去座。如金剛経等也。
{7-195} 八十華厳賢首品十五云。帝釈普応諸天女。九十有二那由他。命彼各々心自謂<令彼各々心自謂>。天王独与我娯楽。
{7-196A} 慈恩恐還嘱累経末。随天台之釈。
{7-196B} 嘱累品賛云。上已現神力<上已神力>。令信付属。比是摩頂<此是摩頂>。令行付属。故次神力此品来。[文]
{7-197} 又薬王品賛云。上之二品既明付属<上之二品既明付授>。故次嘱累而薬王来<故此品来>。
{7-198Ⅰ} 教時義一云。問。法華云<法華経云>。我於無量無辺阿僧企劫修習難得阿耨菩提法<我於無量無辺阿僧祇劫修習是難得阿耨菩提法>。若爾者<若爾>。天台所立法華仏果。亦可別教歴劫仏果。何言円仏。答。大日経云。親近菩薩踰三企劫入仏慧初心<親近菩薩踰三僧企劫入仏慧初心>。天台宗云。神通乗瀉。雖超万里不去里数<雖超万里不失里数>。故法華云無量阿僧祇劫。。
{7-198Ⅱ} 是超其劫数行。非謂経歴若于劫数。』
{7-199} 大論三十云。菩薩初心。但欲令諸衆生行大乗法。以不堪受化。次与二乗道。若復不堪当与十善<若復不能当与十善>。若都不楽者与今世飲食等<若都不楽当者与今世飲食等>。
{7-200} 籤一云。大論六十五云。諸仏有二種法輪。一者顕。二者密。
{7-201} 又云。大論三十一云。仏有二種音声。一者密。○二者不密。須来仏辺。』
{7-202} 秀句下云。明知他宗所依経。不是王中王。天台法華宗独為王中王。<明知他宗所依経。不是王中王。天台法華宗独為王中王。↓剰字>。当知他宗所依経<明知他宗所依経>。雖有一分仏母義。然但有愛闕厳義。天台法華宗。具厳愛義。一切賢聖学及発菩提心者之父<一切賢聖学無学及発菩薩心者之父>。[第七喩竟]。
{7-203} 秀句下云。当知他宗所依経。未最為第一。其能持経者。亦未第一天台法華宗所持法華経。最為第一。故能持法華者亦衆生中第一。已拠仏説。豈自歎哉。[第八喩竟]。
{7-204} 又云。当知他宗所依経。未最為第一。未顕真実故。天台法華宗。固最為第一。已顕真実故<已顕真実故[第九喩竟]>。
{7-205} 秀句下云。当知。仏者無上法王。法華無上妙典<法華者無上妙典>。明知。他宗所依経。諸経所喩教<諸王所喩教>。天台中王所喩教<天台法華宗所依経。王中王所喩経>。他宗教都無此十喩<他宗都無此十喩>。唯有法華此十喩。若他宗経。雖有此喩。当分跨節。分別耳<可分別耳>。釈尊立宗。法華極<法華為極>。本法之故。待時機<待時待機>。論師立宗。自見為極。随宜之故。立空立有。誠願。有智賢聖。玄鑒仏説。可為指南<可為指南[第十喩竟]>。
{7-206} 文句十云。福徳人舌至鼻。三蔵仏至髪際。今至梵天出過凡聖之外。極於浄天之頂。相既殊常。説弥可信。
{7-207} 大論云。十五劫間天上・人中<十五劫中天上・人間>。○成辟支仏。○ハラ門云<婆羅門言>。難治是日種刹利姓<難治是日種刹利性>。浄飯国王之大志。而以食故大妄語。如是臭食報何重<如此臭食報何重>。
{7-208} 智度論云。有一比丘。康存之日。日誦阿弥陀経及念般若ハラ蜜<日誦阿弥陀経及誦般若波羅蜜>。臨命終時。告弟子言。阿弥陀与諸聖衆今在我前<阿弥陀仏与諸聖衆今在我前>。○於是弟子。依火葬法以火焚屍。一切焼尽唯有舌根一種。○龍樹菩薩云<龍樹菩薩釈云>。誦阿弥陀仏経故。是以垂終仏自来迎。念般若ハラ蜜故舌根不尽<誦般若波羅蜜故所以舌根不尽>。』
{7-209} 首楞厳経五云。跋陀婆羅并其同伴十六開士。即従座起。頂礼仏足而白仏言。我等先於威音王仏聞法出家。於浴僧時。随例入室忽悟永因。既不洗塵亦不洗体。中間安然得無所有。宿習無忘乃至今時。従仏出家今得無学。彼仏名我跋陀婆羅。[文]{↓{7-211}}
{7-210} 弘二云。智度及諸経名跋陀婆羅。音軽重耳。是在家菩薩。
{7-211} 又云。次釈常行。此経因跋陀和菩薩説之。
{7-212} 玄六云。一為熟他。二為自熟。三為本縁。○二為自成来者。法身菩薩進道無定。或従生身進道。或従法身進道。故下涌出菩薩云。我亦自欲得此真浄大法。分別功徳品中。明増道損生即其義也。三為本縁所牽。本従此仏初発道心。亦従此仏住不退地。仏尚自入分段施作仏事。有縁之者得不来。猶如百川応須潮海<猶如百川応須朝海>。縁牽応生亦復如是。
{7-213} 籤六云。二自熟中。即本迹二門意也。本門二文。下土・此土具如経文中。可見。』
{7-214} 玄七云。如此等法。付属千世界微塵菩薩。法身地弘経。○疑者云。法身常有。仏何須菩薩弘。但弘之在人。待時待伴。如仏雖在而文殊入龍宮<如仏雖在世而文殊入龍宮>。』
{7-215} 記六云。付属有下方此。』
{7-216} 輔六云。付嘱者。此経唯付下方涌出菩薩。何故爾。由法是久成之法故。付久成之人。彼但付於此土菩薩。如云此大涅槃。但付菩薩不付声聞。
{7-217} 金剛般若経云。復次須菩提。若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読誦此経<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読誦此経>。若為人軽賎。是人先世罪業応堕悪道。以今世人軽賎故。先世罪業則為消滅。当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。
{7-218} 涅槃経十六云。復次善男子。菩薩摩訶薩復有亦知亦見。菩薩摩訶薩。知諸衆生修身修戒修心修慧。是人今世悪業成就。或因貪欲・瞋恚・愚痴。是業必応地獄受報。是人直以修身・修戒・修心・修慧。現世軽受不堕地獄。以何是業能得現報。懺悔発露所有諸悪。既悔之後更不敢作。慚愧成就故。供養三宝故。常自呵責故。是人以是善業因縁故<是人以是善業因縁>。不堕地獄現世受報。所謂頭痛・目痛・腹痛・背痛・横羅死殃。呵責罵辱。鞭杖閉繋。飢餓困苦。受如是等現世軽報。是名為知。
{7-219} 弘七云。長時乃発教尚是権。況計永滅寧非方便。若執権論破仏実経。招過既深。良恐未可。
{7-220} 梵網経云。出家人。法不向国王礼拝。不向父母礼拝。六親不敬。鬼神不礼。
{7-221} 太賢師云。国皇等<国王等>。有戒無戒一切不如出家工藤。出家若礼在家。在家即得無量罪。[文]。故<在家即得無量罪故>。
{7-222} 梵云。若仏子。以慈心故行放生業。一切男子是我父。一切女人是我母。我生生無不従之受生。故六道衆生皆是我父母。而殺而食者。即殺我父母亦殺我故身。一切地水是我先身。一切火風是我本体。故常行放生。生々受生常住之法。教人放生。若見世人殺畜生時。応方便救護解苦難。常教化講説菩薩戒。救度衆生。
{7-223} 梵云。若仏子。常起大悲心。若入一切城邑舎宅見一切衆生。応当唱言。汝等衆生尽応受三帰・十戒。若見牛・馬・猪・羊一切畜生。応心念口言。難治是畜生発菩提心。而菩薩入一切処。山川林野<山林川野>。皆使一切衆生発菩提心。是菩薩若不殺発教化衆生心者<是菩薩若不殺教化衆生者>。犯軽垢罪。
{7-224} 止観八云。退失本心。棄癈禅定。誹謗三宝。不惟先罪招禍。而言修善無福。起大邪見。又惜身養命。
{7-225} 又云。又城主剛守者強。城主・守者・<城主・守者忙>。心是身主。同名・同生天是神。能守護人。心固則強。身神尚爾。況道場神耶。
{7-226} 弘八云。故知。応死之業。行能転之。
{7-227} 又云。城如身。主如心。守者如身神。与身同名。与身同生。名為天神。自然有故名之為天。雖常護人。必仮心固神守則強<必仮心固神守則彊>。身神尚爾下。以後況前。身両肩神尚常護人。況道場神。
{7-228} 心地観経云。衆生本有菩提種。悉在頼耶蔵識中。若遇是入発大心。三種練磨修妙行。永断煩悩所知障。証得如来常住身。菩提妙果不難成。真善知識実難遇。
{7-229} 文句十云。問。釈迦出世蜘・不説。常不軽一見造次而言。何也。答。本已有善。釈迦以少而将護之<釈迦以小而将護之>。本未有善。不軽以大而強毒之。
{7-230} 記十云。若因謗堕苦。菩薩何故故為作苦因。答。其無善因夫謗亦堕。因謗堕悪必由得益。女人倒地還従地起。故以正謗接於邪堕。[文]
{7-231} 花○四十五<華厳経四十五>。入法界品第三十四之一。如人従生有二種天。常以随侍衛。一曰同生。而曰同名。天常見人。人不見天。如来神反亦復如是<如来神変亦復如是>。非諸声聞所知見<非諸声聞所能知見>。唯諸菩薩乃能覩見。